adtop
首页 综合 查看内容

绿电点亮乡村生态赋能振兴武汉着力打造首个“农村能源革命示范村”试点

2025-05-04 18:04| 发布者: 山歌| 查看: 77043| 评论: 0|来自: 新华网  阅读量:16682   

摘要:4月30日,暮色渐深,武汉市东西湖区东风社区豫迁村,智慧路灯次第亮起,光伏充电站车棚下新能源汽车静待蓄能,光伏长廊里欢声笑语不断……一幅“零碳乡村”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 2025年1月以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

4月30日,暮色渐深,武汉市东西湖区东风社区豫迁村,智慧路灯次第亮起,光伏充电站车棚下新能源汽车静待蓄能,光伏长廊里欢声笑语不断……一幅“零碳乡村”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

2025年1月以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在豫迁村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光伏、风电、沼气发电等绿色能源,全力打造超大城市郊区农村能源革命示范点。如今基层设施建设完成,实现村中清洁能源覆盖率100%,改变村民生活方式,为乡村旅游增添新风景,以“绿电”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篇章。

从战天斗地的围垦岁月,到逐绿而行的能源革命,豫迁村的两次“创业”是武汉农村发展的时代脉络,以新的方式在诠释现代化农村的“何以沃野”。

“绿能革命”传承围垦精神

随着现代农业和乡村经济的发展,乡村用电需求持续增长,广泛存在电网韧性不足、新能源消纳及废污处理碳减排等问题。

这也是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乡村振兴的解题关键,豫迁村为何成为新能源转型的“试验田”?

豫迁村地处武汉西郊,毗邻孝感汉川,村内果蔬种植、畜禽养殖产业兴旺。

20世纪50年代,东西湖地区启动大规模围垦工程,数万河南农工肩挑背扛,在沼泽地上建起万亩良田,并扎根于此形成一个个“豫迁村”,使如今的东西湖成为保障城市“菜篮子”的重要力量。

湖北省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布局中,恩施聚焦山区,神农架瞄准林区,武汉则锁定城郊。东风社区毗邻主城区,既有传统农业根基,又有现代产业雏形,可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样本。

“当年围垦是向自然要粮食,如今新能源革命是向生态要效益。”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选择东风社区豫迁村作为试点,是对“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围垦精神的传承,也是探索城郊农村现代化新路径的必然选择。

过去,豫迁村村民生活用能以化石能源为主,包括电力、液化石油气、薪柴、沼气等,未来项目投用后,通过高韧性配电网将实现村内百分百的绿电替代,还可实现长时间的不断电独立运行。

风光资源焕发绿色动能

漫步村内,绿色发电设施藏在村庄的“风”与“光”中,让村民生活更便利也“生”钱。

村民屋顶光伏板向阳而立,稳固房屋又增加收入;光伏棚下的充电站,6辆新能源汽车可同步蓄电,返乡游子和游玩市民再不用为充电绕远道;社区广场旁,光伏健身长廊成为聚会健身的好去处,村民们竞相比较电子屏上的运动量;村中主道上每隔20米1盏光伏路灯,照亮村民们的安心归家路……

村民赵大妈感慨:“以前屋顶只能空着,最多晒晒谷子,没想到现在晒着太阳就能挣钱。”

目前,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已为村里首批50户村民家中及村委会安装了光伏屋顶,通过发电和碳市场交易,每年可为居民带来约1500元租金收益。

在田间智慧大棚,村中还设立了扫码用电的共享充电桩。农户只要扫码充值就可进行智能用电。参与新能源活动的村民都可以兑换一些积分,用于冲抵费用打折,解决了过去小农户在田间耕作用电电价高、用电麻烦的问题。

“这些设施不是简单‘复制粘贴’,而是因地制宜利用闲置空间。”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豫迁村新增开发新能源光伏及风电总装机功率达1800千瓦,不仅可满足村民日常所需,还有富足电力外送。

生态废污掘出“绿色财富”

村内丰美禾养殖场年出栏50000头,日产粪污近250吨。过去粪污处理曾是难题,粪污处理难以实现充分发酵,资源浪费严重。如今,一座沼气发电站的投运让难题迎刃而解。

“粪污集中发酵后,沼气发电、沼液还田、沼渣制肥,一举三得。”丰美禾养殖场经理田海滨算了一笔账,发电站年处理粪污超9.12万吨,年发电量130万千瓦时,通过粪污处理、沼肥销售、沼气发电、碳汇交易等,年均增收金额70余万元;沼液沼渣有机肥反哺农田,可以辐射周边5000亩土地。

同时,猪棚和鸡舍的屋顶光伏产电容量为500余千瓦,基本实现养殖场自给自足,每年又节约1.3万元电费支出。

“我们充分把猪粪全部循环开发利用起来,不仅把它的经济价值最大化,也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利用起来的这些沼液和沼渣,对种植业、种植户、肥料加工产业都形成了良性的产业带动。”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东西湖供电公司该辖区供电所主任胡文博说。

这一模式背后是“新型电力系统+农业”的深度耦合。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联合该养殖场,将沼气发电与电网智慧联动,既可平衡用电负荷,又减少碳排放。

“绿电+”激活农村旅游新风貌

新能源设施不仅点亮乡村,更激活了文旅产业。

能发电的凉亭、会充电的桌椅、会转动的风车树、会“讲课”的光伏步道,如今黄桃基地已转身成为“东西湖区农村新能源研学科普基地”。

“充电桩建到果园边,游客摘完黄桃就能给车充电;在光伏座椅下纳凉,游客还可以无线充电,享受蓝牙音响。”村中黄桃采摘园老板陶玉萍介绍。

未来,游客不只可以来采摘水果,更可实地走近了解新能源,增加了农家乐旅游的新颖体验,也能为桃园带来更多客流。

东风社区党委书记管书记说,农村地区的新能源发展,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发展理念的重塑。城郊农村连接城乡,既要服务城市消费,又需守护生态本底。

以绿能激活产业、以生态反哺民生,是城郊振兴的破题之钥。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东风社区豫迁村的成功探索,是回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乡村振兴双命题的“武汉答案”。未来,这一经验将向全市、全省推广,助力更多乡村以“绿”为笔,书写生态与富农共赢的新篇章。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至:
| 收藏

相关

  • “五一”假期首日兰州铁路局发送旅客创历史单日最高
  • “五一”假期首日,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铁路局)累计发送旅客47.39万人次,同比增加4.32万人次,增幅10%,创历史以来单日最高发送纪录。 针对热门方向、重点地区、重点时段,兰州铁路局积极投放运能...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5-05-04 14:03  
  • 116条恐龙本月“齐聚”上海,“神秘嘉宾”已就位
  • 本月中旬,“龙吟九州·中国恐龙大展”将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展。届时,将有116条恐龙“齐聚”上海,一次性汇聚在中国发现的最有代表性的恐龙化石标本。 记者昨天在上海自然博物馆看到,作为本次展览的“重量级嘉宾”,3具恐龙骨架...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5-05-04 10:14  
  • 报告:未来十五年,AI将成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 “未来十五年,人工智能、半导体和绿色能源有望成为中国经济主要增长动力。智能城市化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将提升效率,而电动汽车和自动化技术将重塑关键产业。”星展银行日前发布的《解读中国:中国2040展望——技术与政策基础》...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5-05-02 08:15  
  • 五一去入境古镇“第一站”,感受“咖啡x2B;非遗”的奇妙体验
  • 五一假期,入境古镇“第一站”朱家角正上演着一场文化与味蕾的奇妙碰撞——“非遗里的朱家角”五一国潮非遗咖啡文化周正式启动。4月30日至5月5日,朱家角古镇再次焕新非遗体验,荟萃30多个非遗项目,打造“最江南”国潮市集,一站...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5-05-01 23:56  

企业家在线© 2012-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