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
首页 快讯 查看内容

锂电出口管制,中国在下一盘什么棋?

2025-10-15 03:29| 发布者: 李陈默| 查看: 74795| 评论: 0|来自: 盖世汽车  阅读量:9346   

摘要:凭借全球最完备的锂电产业链,中国正手握重塑国际贸易格局的“先手棋”。 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于10月9日联合发布第58号公告,宣布对锂电池、正极材料、石墨负极材料及相关设备实施出口管制,新政将于11月8日正式实施。 这...

凭借全球最完备的锂电产业链,中国正手握重塑国际贸易格局的“先手棋”。

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于10月9日联合发布第58号公告,宣布对锂电池、正极材料、石墨负极材料及相关设备实施出口管制,新政将于11月8日正式实施。

这一政策并非简单的贸易调控,而是中国在新能源产业从“大”到“强”转变过程中的一次战略落子。

锂电产业链,从“技术优势”到“战略筹码”

有行业人士指出,这份出口管制清单围绕“高端产品、核心设备、关键技术”三大类展开,每一项管控都瞄准了锂电产业链中最具战略价值的环节,并非“一刀切”式的全面限制。

我国锂电产业已形成庞大产能与完整产业链。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达1170GWh,同比增长24%,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其中动力型锂电池产量占比超70%,达826GWh,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储能型锂电池产量260GWh,消费型锂电池84GWh。

根据海关最新统计数据,2025年1—8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量为30.03亿个,同比增长18.66%;锂离子电池出口额为482.96亿美元,同比增加25.79%,延续了稳定增长势头。

整体来看,此次出口管制是中国在关键领域管控体系持续完善的一步,背后有两大核心逻辑:既是对中国锂电产业优势的守护,也是应对国家安全与全球贸易环境变化的必要选择。

近年来,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要求电池关键矿物本土化,欧盟《新电池法规》设置严苛的碳足迹门槛,日本推出电池材料国产化计划。这些政策实质是对中国产业链优势的遏制,导致2024年中国锂电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审查频次较上年大幅增加。

在此背景下,出口管制成为维护产业利益的重要工具。通过管控高端产品与核心技术出口,可迫使相关国家在贸易谈判中做出让步,为中国企业争取更公平的海外竞争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出口中,德国、美国分别为第一、二大出口市场。管制实施后,高能量密度锂电池、高端正极材料等出口受限,将直接影响欧美车企的高端电动车产能,可能导致部分车型交付周期延长。

对中国企业而言,如负极出口企业,短期内可能面临订单调整压力;但长期来看,管制将加速行业整合:具备高端产能与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会因许可证管理获得更稳定的市场地位,而依赖低价出口的中小企业将被淘汰。另外,管制将推动企业聚焦下一代技术研发,比如高容量富锂锰基正极、硅基复合负极等,进一步巩固中国的产业领先优势。

一纸出口管制公告,将中国在锂电池领域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战略筹码”。真锂研究院创始人墨柯也在公开报道中指出:“锂电池是中国的优势产业,通过出口管制,能够进一步增加中国手中的筹码。”

政策“先手棋”,锁定下一代电池技术赛道

政策出台后,引发行业广泛关注:这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有何影响?

管制政策规定,将对能量密度≥300Wh/kg的锂离子电池实施出口管制,该标准适用于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

不过,能量密度300Wh/kg是当前高镍、半固态电池等先进技术的分水岭,主要用于军用无人机、潜航装备等特殊领域。而现阶段市场主流液态电池能量密度约为260Wh/kg,暂不在管制范围,绝大多数企业短期内不受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主流磷酸铁锂电池虽以约200Wh/kg的能量密度占据市场主流,但能量密度突破300Wh/kg的半固态、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眼下虽未实现大规模商用,却已成为全球能源技术竞争的 “必争高地”。

近来,我国科学家相继爆出固态电池取得进展的消息。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近日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了新路径。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上。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阴离子调控技术,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和锂电极之间难以紧密接触的难题,为其走向实用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已于7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可持续发展》上。

长远来看,政策“先手棋”提前锁定了下一代电池技术赛道。政策提前布局管控,本质是为未来关键电池技术的出口通道筑起“防护栏”——在技术尚未完全落地普及前锁定主动权,从源头防范核心技术外泄,为本土产业链抢占下一代电池赛道的全球话语权铺路。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至:
| 收藏

相关

  • 阿维塔加入品牌强国工程成为“CCTV.央企智能出行战略合作伙伴”
  • 10月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北京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正式加入品牌强国工程。作为承载新央企高端化战略的载体,阿维塔凭借在智能出行领域的领先实力,成为CCTV.央企智能出行战略合作伙伴。 中央广播...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5-10-15 01:31  
  • 重庆,凭什么登上智能网联汽车“新王座”?
  • 两江交汇处,西南工业重镇由此诞生。 这座以“山城”闻名的重庆,正以一场深刻的自我革新,重塑其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的角色。 早在2013年,重庆便明确提出打造“中国底特律”的愿景。而今,重庆的目标已升级为打造具有全球影...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5-10-14 08:17  
  • 9月具身智能:10亿级融资频现,订单潮与“泡沫论”并存
  • 9月,具身智能与机器人赛道的融资热潮持续攀升。 据盖世汽车统计,上个月国内具身智能及机器人领域公开披露近30笔融资,已知融资金额逼近40亿元。其后,具身智能赛道融资呈现多重显著特征,包括头部企业持续获得多轮追加投资,新...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5-10-14 07:22  
  • 宝马集团前三个季度全球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2.4%
  • 盖世汽车讯10月7日,宝马集团公布,今年前9个月,旗下宝马、MINI及劳斯莱斯品牌车型的全球交付量约为180万辆,同比增长2.4%;同期,宝马集团电气化车型的全球交付量达470,313辆,同比增长15.0%;其中纯电动车...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5-10-14 05:48  
  • 小鹏“陆地航母”中东首飞斩获600台订单,2027年完成落地
  • 近日,小鹏汇天官方宣布,其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于10月12日在迪拜完成海外首次有人驾驶公开飞行演示。此次演示中,飞行员驾驶飞行体从停机坪起飞,沿波斯湾海岸线飞行并完成绕行后降落,全程支持手动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阿联...
  • 企业家在线 发布于  2025-10-14 04:31  

企业家在线© 2012-   X3.4